今年的央視 315 晚會,曝光了河北青縣在養殖肉羊的過程中添加「瘦肉精」的現象。而這種吃了瘦肉精長大的羊,又會流入全國各地的農貿市場。
新聞一出,群情激憤,網友們在網上的討論也炸了鍋。之前在豬肉里有添加瘦肉精,現在怎么羊肉里也有了呢?
那么瘦肉精到底是個什么東西?我們食用添加瘦肉精的肉制品后,對我們的身體有什么危害呢?對此我們立即咨詢了河南省中獸藥超微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馬仲彬博士。
瘦肉精究竟是什么?
瘦肉精是一類藥物的統稱,任何能夠抑制動物脂肪生成,促進瘦肉生長的物質都可以稱為“瘦肉精”。
能夠實現此類功能的物質主要是一類叫做β-受體激動劑(也稱β-興奮劑)的藥物,其中較常見的有鹽酸克侖特羅、沙丁胺醇、萊克多巴胺 、硫酸沙丁胺醇、鹽酸多巴胺、西馬特羅和硫酸特布他林等。
通常是指鹽酸克倫特羅。這一類“瘦肉精”,進入牲畜體內后能夠改變養分的代謝途徑,促進動物肌肉生長,尤其是促進骨骼肌蛋白質的合成,加速脂肪的轉化和分解,提高牲畜的瘦肉率。
對人體的危害
馬仲彬博士講到,“瘦肉精”對人的危害很大,主要表現為以下方面:
1.急性中毒時出現心悸,面頸、四肢肌肉顫動,手指震顫,足有沉感甚至不能站立,頭痛、頭暈、惡心、嘔吐、乏力,臉部潮紅,皮膚過敏性紅色丘疹。
2.原有高血壓、冠心病、甲狀腺功能亢進者上述癥狀更易發生,對哺乳動物的危害與此相似。
3.耐受性弱且有應激因素長時間存在時甚至可以發生猝死。飼喂瘦肉精的豬,在長途販運途中經常有發生急性心力衰竭,導致猝死的情況。
4.鹽酸克倫特羅,性質穩定,要加熱至172℃才會分解,所以普通烹調方法根本無法破壞它的結構。有研究表明,如果長期食用,還會導致染色體畸變的可能,會誘發惡性腫瘤。
關于食品安全,我們有話說!
關于食品安全的問題,總是令人揪心。
我們也很想知道,為什么從 2002 年起就明文禁止添加的「瘦肉精」,還會出現在市場上?為什么從監管部門到進貨的市場,全都失了靈?作為消費者,什么時候才能有不擔驚受怕的一天?
我們應該從源頭上解決食用動物在養殖的過程中,瘦肉精、抗生素等違禁品的濫加濫用。
為了人們餐桌上的一塊肉、一杯奶、一顆蛋,我們一直在努力!